首页关于我们高管及合伙人交易对手与投资业绩战略合作伙伴资产管理投资基金投资银行资金投向产融结合公司治理雏菊资讯企业的社会责任投资者关系

逆势爆发 互联网医疗歌声依然嘹亮?

(雏菊资讯  04月07日 )  

 


2020年初的疫情蔓延令不少行业蒙阴,餐饮业、旅游业、影视行业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不过,作为抗疫第二阵地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却逆势爆发。由疫情催生的在线问诊需求令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流量导入短期激增,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领域独立App日活最高峰达到了671.2万人,最大涨幅接近160万人。不少分析人士认为,面对此次行业发展窗口期,互联网企业或可迎来新一轮投资风口,但是疫情过后新增用户的长期粘性仍待考,总体而言行业长期前景虽向好但依然任重而道远。

 

疫情引发互联网医疗热潮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无论是传统医院,还是垂直领域互联网医疗机构,其互联网化服务均呈现上涨态势。疫情首先引爆的便是在线问诊领域,有统计显示,疫情爆发以来,全网针对新冠肺炎的线上问诊量超过千万次,相当于普通三甲医院约10年的门诊量。

即便是官方机构的线上诊疗及咨询服务也呈直线上升势头,例如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开通在线问诊官方平台后,25日开始急邀全国各地医生志愿者加入,仅2天时间内,便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727名医生志愿者加入武汉在线问诊,为患者提供在线坐诊”7200余人次。

作为特殊时期传统医疗的重要补充,在线问诊有效缓解了疫情期间就医紧张的问题,以其为发端,互联网医疗行业得以迅速升温。其中一项重要体现便是,相关机构的短期用户流量呈现指数级增长。以平安好医生为例,近期平安好医生召开的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疫情爆发以来,平安好医生累计访问人次11亿次,新用户注册量比疫情之前增长10倍,日均问诊量比疫情之前增长9倍。

所谓互联网医疗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一种健康医疗服务,包含健康管理、自诊、自我治疗、导诊、候诊、治疗、康复、后续跟踪等一系列服务内容。天眼查数据显示,国内目前共有超过1000家从事在线医疗相关业务的企业。

具体而言,国内互联网医疗服务商主要分成三大主体:一类是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比较知名的机构有平安好医生、春雨医生、丁香医生等;另一类是阿里、京东、腾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依托用户规模和流量优势,通过自有平台+投资并购切入互联网医疗市场;第三类是泛医疗产业链机构,例如小星医疗、美柚等母婴健康机构,以此次疫情为契机,通过义诊等手段完成向医疗领域的业务延伸。

面对本次疫情,相关服务机构的打法也是各有千秋。例如,丁香园组建了新冠肺炎应急项目组,将应急方向分为了两路:一路负责建立实时疫情的信息汇总,一路负责科普辟谣;阿里健康联合支付宝上线防疫精灵机器人,并在淘宝App上线买药不出门服务;京东健康上线了防范阻击新冠肺炎的平台,免费提供在线问诊及心理疏导热线服务等。

而受益于需求端的爆发式增长,相关头部机构的品牌影响力借此大幅放大。截至25日,丁香园疫情期间的在线活跃医生总数共计约1.5万名,环比增幅215.32%,总问诊量达60万,环比增幅达134.91%。据阿里披露的数据,截至2824时,阿里健康问诊页面累计访问用户近1000万人,累计在线问诊用户超过93万人。京东方面披露的数据显示,自126日以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平台日均诊量在10万左右,最高峰时可以实现1小时内免费问诊可服务上万名用户。

易观千帆分析认为,对于互联网医疗企业来说,在此次疫情中的动作证明了互联网医疗对于实体医疗体系的补充意义。头部互联网医疗企业通过考验,在患者覆盖能力、医生资源储备和组织调配能力,以及后台服务的运营能力等方面突出。与线下医疗机构相同的是,医生资源的数量和储备决定了平台的接诊能力,而如何转化、培养并使这波新流量成为自身的可付费用户,将成为各家深耕的重点。

 

或迎新一轮投资风口

可以说,疫情让一度不温不火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嗅到了风口的味道。与此同时,政策层面对于行业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在3天时间内连发两则通知,鼓励加强互联网诊疗服务:26日,国家卫健委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医疗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做好新冠病毒肺炎的预检工作和健康宣教工作,缓解医院救治压力,减少人员集聚;28日,卫健委再通知,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要大力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特别是对发热患者的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有效缓解医院救治压力。

行业进击的冲击波迅速传导到了资本市场。自春节后开市以来,涉及互联网医疗题材的沪深上市公司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久远银海、思创医惠、东华软件、万达信息、麦迪科技、和仁科技,以及港股的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等均取得不俗表现,日线走出一波震荡上涨行情。经过梳理发现,自24-18日的10个交易日中,上述个股中,涨幅超过30%的有6只,分别是卫宁健康(43.63%)、创业慧康(31.56%)、思创医惠(31.34%)、万达信息(36.44%)、平安好医生(36.84%)、阿里健康(32.62%)。其余几家上市公司也都实现了超10%的涨幅。

另外,互联网巨头也进一步加大了对该市场的布局力度。京东健康宣布自26日起,将免费问诊范围扩大至全部科室的所有疾病领域。随后阿里健康于27日公告宣布,将斥资81亿港元整合收购天猫医疗电商业务。

春节之后,此前一直难获基金经理青睐的互联网医疗板块也开始受到了机构的扎堆调研。根据卫宁健康于212日披露的信息,该公司当日接待了包括重阳投资、尚雅投资、星石投资、云腾投资、中欧基金、宝盈基金、博时基金、大成基金、汇丰晋信、汇添富、交银施罗德、上投摩根、三井住友等国内外共计161家机构的集中线上调研。

另据创业慧康于26日披露的信息,创业慧康接待了包括国盛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红杉资本、高毅资产、天弘基金、天风证券、人保养老、人保资产、中邮基金、三井住友资产管理等在内的共计272家国内外机构的线上调研。

金融机构对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密集性调研在此前并不多见,不少基金经理一度认为,这一行业看上去很美,但是真正落地却很难,盈利模式便是其中一项硬伤。即便已经取得行业领军性地位的平安好医生,也已经连续4年处于亏损状态。平安好医生财报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分别亏损3.2亿元、7.6亿元、10.0亿元和9.1亿元,累计亏损达30亿元。所以,母公司平安集团的输血与背书是其重要依赖,但是不少机构并不拥有此番可以栖身的大树,如果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自然很难博得市场认可。

近期金融机构态度转变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通过本次疫情,不少机构认为这一行业的长期成长空间被低估了。在疫情爆发之前,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医疗服务行业商业模式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00亿元。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2024年超过1100亿元。此次疫情发生后,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行业的市场规模或许远远不止千亿元。

 

触达医疗业务根本仍是关键

随着抗疫进入关键期,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疫情过后,行业的新增流量群体是否还能保持,未来如何转化,长期用户粘性有多大?虽然互联网医疗的优势十分明显,具备较强的导流能力、可以突破单体医院限制等,但事实上,行业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制约瓶颈。业内人士对本刊表示,其中一大痛点是互联网医疗机构一直未能探索出和线下医院的深层次协同和共生模式。机构的统计数据也佐证了上述观点,据悉,目前接入线上问诊的医院占比在10%左右,这其中能真正实现将医疗资源转移到线上的占比不足2%,而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的占比不足1%

东方证券在研报中也表示,行业的短板仍十分显著,体现在互联网公司无法获得核心的医疗资源与数据,难以切入核心的诊疗流程,只能止步于轻问诊、咨询、挂号、支付等与医院相关的浅层应用,因此虽然有海量用户,但是粘性不高,变现的场景较为有限。

而上述问题的盘踞一度限制了行业的融资脚步。从近几年行业的投融资进展来看,行业融资的高峰时期集中在2015-2016年,分别发生了76笔和74笔融资,规模分别是79.71亿元和66.75亿元;进入2017年,行业的融资断崖式下滑,当年仅有39笔融资,规模合计35.07亿元;2018年,行业状况改善显著,融资额大幅增长至98.84亿元;2019年进一步恢复,甚至再诞生了一家独角兽公司,这一年企鹅杏仁完成了2.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估值现已超过10亿美元。

细究互联网医疗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围绕医、药、险展开。分析人士认为,要让行业真正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关键是打通诊前、诊中、诊后全场景的整体闭环能力。不过,针对方面,目前并无大量成熟的商业模式,仅有个别公司的试水行为。而针对“医”和“药”方面,中泰证券测算,目前线上问诊和远程诊疗模式分成约为20%,线上药品销售分成约为1.5%,整体互联网医疗运营分成市场空间约为55亿元。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互联网医疗领域目前也在探索其他类服务模式,比如互联网+健康管理,网约护士,健康商城,商保服务,聚合支付等。

东方证券认为,疫情过后,互联网平台建设可能进入跑马圈地的加速期,行业或将出现分化。更加重视医疗线上化的医院会加快和相关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构建互联网平台,这将导致强者恒强的局面出现。该机构认为,医院互联网化将是必然趋势,有助于纾解线下诊疗压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院流程效率,预计2020年医院互联网化有望迎来发展拐点。

另外,业内人士表示,下一步,三四线城市将成为“互联网+医疗健康”争夺的新战场,优质的医疗资源将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下沉,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成为可能。


(作者:刘玫,来源:《中国资管评论》)


 
   雏菊团队  | 雏菊欣赏  | 工作机会  | 采购招标  | 友情链接  | 风险提示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雏菊机构(2006-2024)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675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