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于我们高管及合伙人交易对手与投资业绩战略合作伙伴资产管理投资基金投资银行资金投向产融结合公司治理雏菊资讯企业的社会责任投资者关系

投多少?谁来投?投向哪?新基建投资需找准着力点

(雏菊资讯  04月30日 )  

 


49.9万亿元,这是截至310日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的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总规模。其中,5G基站、城际轨道、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频频出现,新基建已然成为各大城市建设热点。

广发证券研报分析,根据央视新闻中对新基建的划分,粗略估计2020年新基建七大领域的投资总规模可能在1.1万亿元左右。其中,5G基站估算投资规模约2400亿-3000亿元;特高压估算投资规模800亿-1000亿元,城际高速与城市轨道交通估算投资规模5400亿-6400亿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估算投资规模200亿-300亿元,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估算投资规模共计1200亿元。


投多少——2020年投资规模超万亿元

近期,中央多次提及加快新基建的建设进度,这让新基建站上了风口。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辉告诉本刊记者,新基建是2020年中国的重要经济举措,可以通过投资的拉动和辐射作用,促进国家经济、金融和社会的稳定,在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下,新基建是稳经济的关键着力点,可以起到压舱石的作用。

新基建投资规模到底有多大,是当前市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本刊记者通过梳理多家分析机构报告发现,大多数报告重点对央视新闻划分的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新基建领域进行了统计,普遍预期2020年新基建项目投资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可归为数字经济,有学者将这四大新基建领域称为数字基建。其中,最受关注的要属5G领域。广发证券认为,考虑到联通与电信2020年前三季度的5G基站投资计划为25万个,移动建设计划为30万个,因此保守估计2020年全国5G基站建设量将约为60万个,每个基站成本平均约为40-50万元,共计投资规模约为2400亿-3000亿元。赛迪智库研究报告认为,预计至2025年,我国5G基站建设数量约为500万座,按照移动5G基站招投标成本50万元/座计算,直接投资将达到2.5万亿元;而且,5G产业链涵盖广泛,基站建设将带动多类型终端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高清视频等行业应用市场规模快速上升,预计20255G全产业链相关投资累计可以超过5万亿元。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三大领域近年来也保持高速增长,广发证券预计2020年其产业规模将达到约1.2万亿元,对应的相关投资规模约在1200亿元左右。

特高压领域,国家电网官网消息显示,公司2020年特高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811亿元。锐观网分析报告认为,目前,处于在建和待核准的特高压工程共16条线路,具有明确投资规模的共7条,总投资规模1128亿元,平均每条线路投资规模为161亿元,按照这样的平均值来算,16条线路总投资规模预计为2577亿元。赛迪智库预计,2025年特高压总投资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带动相关投资累计超1.2万亿元。

城际高速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广发证券估算其投资规模为5400亿-6400亿元。其中,城际高速方面,据各地区发展改革委和国铁集团统计数据,2020年开工与续建的城际高速公里数约为1134公里,根据不同时速,单位成本约为0.87亿-1.29亿元/公里,故2020年城际高速投资规模预计约在1400亿元左右。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各地区发展改革委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有12个地区、共59条、投资总额为9700亿元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获批,其中29条线路处于在建状态(2条进入试运营期),其余约30条线路预计将在2020年全面施工,考虑到城轨建设周期通常长于1年,预计2020年投资规模将为总投资的40%-50%4000亿-5000亿元左右。赛迪智库预计,到2025年,城际高速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将带动相关投资累计超5.7万亿元。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预测,预计2020年将新增约公共充电桩15万台,其中公共直流桩6万台(成本约为3-3.6万元),公共交流桩9万台(成本约为2000-3000元);预计新增私人充电桩约30万台(成本约为2000-3000元),新增公共充电场站约8千座。广发证券依此估算,2020年新能源充电桩建设规模预计约为200亿-300亿元左右。赛迪智库预计,2025年这一领域的投资规模将达到900亿元,带动充电桩/充电站零部件、充电运营、新能源汽车等相关投资累计超2700亿元。

综合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20年这七大新基建领域的投资总规模估计将超过1万亿元,到2025年直接投资将达到10万亿元左右,带动投资累计超17万亿元。


谁来投——市场能干的尽可能交给市场

面临万亿规模的新基建市场,众多投资者跃跃欲试。而相比传统基建投资很多依靠政府直接投资,近年来社会资本在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方面有更多的经验积累,将在新基建投资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无论新基建还是传统基建,建设的任务都是基础设施,公共属性是基础设施最主要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推动新基建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是政府的责任,但不意味着只能政府来干。洪泰产投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田荣斌告诉本刊记者,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传统基建领域也探索了很多种市场化的推进模式。由于新基建发力于科技端,其规划设计、建造实施、运行管理等的专业化程度更高,其使用年限在很大程度上受技术更新换代影响,投资风险较传统基建更大。因此,我认为新型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更加需要专业化的机构来负责,让专业的机构干专业的事情。

北京荣邦瑞明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财政部PPP专家库专家彭松在其文章中分析道,在传统基建领域,地方政府占据了主导地位,除高铁、国家电网等这种跨地区的重大项目建设之外,建什么、怎么建、由谁来建,基本上都是地方政府说了算。但在新基建领域,地方政府的主导权将大大降低,以5G为例,既有以四大运营商为代表的国家队,也有华为和BAT这样的行业巨头。这些市场化主体既有资金实力,又有技术支撑,有些甚至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他们将以更加市场化的标准来选择投资项目和合作对象,因此也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以更加开放的市场化方式来对待他们。

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也认为,市场能干的应当尽可能交给市场,这样更有效率。他建议,对于新基建,应该区分基础设施和商业应用。对于基础设施,更多要由政府和市场一起来干,或者政府支持市场企业来干;对于商业应用,更多要依靠市场和企业来干,政府、市场和企业相互地配合支持,共同发挥作用。

业内人士更希望政府能在顶层设计层面做好规划,提供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到目前为止,从政府规划角度,似乎还没有发布完整明确的新基建规划或计划。我们期待国家能够发布这样一个有明确目标和实施计划的制度安排,这样会增强投资机构投资的热情和信心。田荣斌说。


投向哪——投向国家和人民真正有需求的领域

实际上,随着新基建不断提速,目前资本市场的各路资金已经开始积极布局,并不断加大投资力度。

证监会公示信息显示,3月份以来,已经有嘉实、华夏、博时、招商、南方、鹏华、华安共7家公募基金上报了新基建主题的股票ETF产品。

私募排排网调查数据显示,65.96%的私募认为,在政策加码背景下,新基建大概率会成为未来市场的投资主线,而且随着国内经济基本面企稳,当前是较好的布局时点;不过,仍有34.04%的私募认为,新基建板块能否成为行情主线还有待观察,目前相当一部分股票估值仍过高,并非布局良机。

田荣斌介绍,洪泰基金和洪泰产投近年来一直聚焦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消费教育、医疗大健康等领域,这些基本上都与新基建息息相关。因此其对新基建保持高度关注,期待相关项目能够尽快落地,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和环境。

不过,新基建投资火热之余,投资者也应保持足够的理性和冷静,从市场需求出发,找准投资的着力点。

王晓辉表示,新基建必须与国家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配合,将资金花在能够解决国家和人民真正有需求的领域。他认为,应当从两个维度来评估新基建项目的投资效果:一是投资拉动效应,指能够带动和促进多方面、多行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联动效应和反馈机制;二是最终产品接受度,指能够创造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形成更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最终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所接受。

田荣斌认为,新基建既要重视如5G这样的新设施,更应该立足转型升级,加大对现有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比如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造现有的道路、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提高效率。疫情期间,我对北京各条街道上的红绿灯设置就很有感触,空无一人的街道,红绿灯还是像往常一样交替,这时候我们的等待就是没有意义的。如果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就可以通过监控交通流量对红绿灯变化的时间进行智能调控,这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技术了。田荣斌说。

赛迪智库建议,可以从4个方向进行新基建投资布局。一是加快芯片产业化,5G芯片、人工智能芯片服务器芯片、物联网专用芯片、IGBT控制芯片市场蓝海广阔。二是补足工业软件短板,工业设计类软件、制造类软件和控制类软件能够提升企业在设计、生产、经营等环节的能力和效率,发展潜力巨大。三是推进系统装备规模化生产,未来5G基站、服务器、工业数控装备等设备的需求庞大,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四是促进行业应用落地,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能制造这几大领域值得关注。

(作者:顾彦,来源:《中国资管评论》)

 
   雏菊团队  | 雏菊欣赏  | 工作机会  | 采购招标  | 友情链接  | 风险提示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雏菊机构(2006-2024)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675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113号